關于選用鋼纖維上有哪些更好的技巧
鋼纖維的增強效果與鋼纖維長度、直徑(等效直徑)及長徑比有關。鋼纖維增強作用隨長徑比增大而提高。鋼纖維長度太短不起增強作用,太長施工較困難,影響拌合物的質量,直徑過細在拌合過程中被彎折,過粗則在同樣體積率時,其增強效果較差。鋼纖維的增強主要取決于鋼纖維混凝土基體界面的粘結強度。提高粘結強度除與基體的性能有關外,就鋼纖維本身來說,應該從鋼纖維的表面和形狀來改善它與基體的粘結性能。為了提高鋼纖維的粘結強度,常采用:使鋼纖維表面粗糙化、截面呈不規則形,增加與基體的接觸面積和摩擦力;將鋼纖維表面壓痕,或壓成波形,增加機械粘結力;使鋼纖維的兩端異形化,將兩端制成彎鉤或大頭形等,以提高其錨固力和抗拔力。鋼纖維混凝土所用石料粒徑,不宜大于鋼纖維長度的2/3,一般為5~20mm,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mm, 如果石料粒徑過大,削弱了鋼纖維的增強作用,并易于集中于大石料周圍,不便于鋼纖維的分散。根據國內外工程和應用經驗,不同的鋼纖維混凝土結構工程,常用體積率選用范圍列于表1-2。選用時根據鋼纖維的性能、結構對增強效果的要求,以及經濟合理的原則選定。當鋼纖維的性能較好或結構對增強要求較低時,可選用低值,結構對增強要求較高或鋼纖維性能較差時可選高值。鋼纖維混凝土中鋼纖維的體積率小到一定程度時將不起增強作用,對于不同品種、不同長徑比的鋼纖維,其最小體積率略有不同,國內外一般以0.5%為最小體積率。鋼纖維體積率超過2%時,拌合物的和易性變差,施工較困難,質量難以保證。但在特殊需要時,經試驗和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在保證質量和增強效果的情況下,可將鋼纖維體積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