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丙烯聚合只能得到低聚合度的紙化產物,屬于非結晶性化合物,無實用價值。1954年,Ziegler和Natta發明了Ziergler-Natta催化劑并制成結晶性聚丙烯,具有較高的立構規整性,稱為全同立構聚丙烯或等規聚丙烯。這一研究成果在聚合領域中開拓了新的方向,給聚丙烯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和在塑料制品以及纖維生產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聚丙烯纖維的熔點低(165~173℃),對光和熱的穩定性差,所以,丙綸的耐熱性、耐老化性差,不耐熨燙。但可以通過在紡絲時加入防老化劑來提高其抗老化性能。聚丙烯纖維是采用純正的聚丙烯為原料,通過獨特的工藝和設備,經過熔融-擠壓-拉伸-表面處理-切斷等工序精制而成,對混凝土起到不少作用。主要有三點:阻裂作用。鋼纖維中的聚丙烯纖維可阻止水泥基體中微裂縫的產生與增強作用。水泥基體不僅抗拉強度低,而且因存在內部缺陷而往往難于保證,鋼纖維中加入聚丙烯纖維可使其抗拉強度有成風的保證。聚丙烯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大部分采用多孔、低速、連續化工藝,即短紡工藝。聚丙烯短纖維與棉花混紡,可做成丙棉細布、床單,即纖維與黏膠混紡可做毛毯,聚丙烯純紡和混紡毛線,聚丙烯毛毯、地毯,聚丙烯棉絮煙用濾咀。衛生產品用纖維的粗細為1.5-2.5dtex,而地上織物用纖維的粗細為5-10 dtex。纖維長短為1.5-200.0 mm,取決于纖維的用途。用作混凝土的短纖維長度為1.5-200.0 mm,用作尿布的長度一般為40.0 mm,用作地上織物的長度為60.0 mm。
增韌作用。在荷載作用下,及時水泥基體發生開裂,聚丙烯纖維可橫跨裂縫承受拉應力并可使用復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延性,這也意味著復合材料可具有一定的韌性。利用聚丙烯纖維強度高、耐酸、耐堿、抗微生物、干濕強力一樣等優良特性制造的聚丙烯機織土工布,鋼纖維專家講述能對建造在軟土地基上的土建工程(如堤壩、水庫、高速公路、鐵路等)起到加固作用,并使承載負荷均勻分配在土工布上,使路基沉降均勻,減少地面龜裂。建造斜坡時,采用機織丙綸土工布可以穩定斜坡,減少斜坡的坍塌,縮短建筑工期,延長斜坡的使用壽命。在承載較大負載時,可使用機織土工布和非織造布為基體的復合土工布。聚丙烯纖維可作為混凝土、灰泥等的填充材料,提高混凝土的抗沖擊性、防水隔熱性。在聚丙烯切片中添加高濃度的阻燃劑及其它助劑,經過共混制造阻燃母粒,然后與常規聚丙烯切片纖維熔融紡絲成形,制備具有阻燃性的聚丙烯纖維。磷-溴協效阻燃體系用于聚丙烯纖維的阻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環境污染小,而磷-氮協效阻燃體系用于聚丙烯纖維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但是在聚丙烯纖維中的應用條件相對較高。
版權所有:www.improvingcvdoutcomes.com 鋼纖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