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制取方法的不同鋼纖維的性能有很大不同,如冷拔鋼絲拉伸強度為380-3000MPa、冷軋帶鋼剪切法拉伸強度為600-900MPa、鋼錠銑削法為700MPa;鋼水冷凝法雖為380MPa,但是適合生產耐熱纖維。
提高粘結強度除與基體的性能有關外,就纖維本身來說,應該從纖維的表面和形狀來改善它與基體的粘結性能。
端鉤型鋼纖維經濟優勢:
1.在同等強度下可減節約混凝土用量。
2.可取代或部分取代配筋。
3.可縮短施工同期,特別適用于要求連續快速澆灌混凝土的較大工程。
4.與普通混凝土同樣的攪拌及施工,不需添加設備。
5.制品壽命延長,綜合性價比高,社會效益明顯。
為了提高纖維的粘結強度,常采用:使纖維表面粗糙化、截面呈不規則形,增加與基體的接觸面積和摩擦力;將纖維表面壓痕,或壓成波形,增加機械粘結力;使纖維的兩端異形化,將兩端制成彎鉤或大頭形等,以提高其錨固力和抗拔力。
為使鋼纖維較均勻地分散于砂漿或混凝土中,并增大纖維的長徑比,可使用由水溶性膠粘結在一起成集束狀的纖維。纖維可用冷拔鋼絲切斷、薄鋼板剪切、鋼塊或鋼錠銑削以及熔鋼抽紗等方法制造。配制常溫下應用的鋼纖維混凝土,可使用低碳鋼纖維;而配制耐火的纖維混凝土,則必須使用不銹纖維。砂漿或混凝土中摻加適量的纖維,可提高其抗拉、抗彎強度,并大幅度地提高其韌性和抗沖擊強度。
纖維的質量能否達標那么也是離不開纖維的組成材料,那么為了確保纖維的質量我們也需要對其原材料進行檢測:
纖維原材料的檢驗:
必須滿足上述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標準,應按照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檢驗。
纖維混凝土的檢驗:
應重點檢驗纖維混凝土的和易性、塌落度和水灰比等,同時必須現場目檢纖維在混凝土的分布情況,發現有纖維結團現象應延長拌和時間。
?